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欢迎您!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精采书评
精采书评
站内搜索
站内全文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采书评 >> 精采书评   
值得恒久记忆的生命留存:中国史学会理事、著名清史学家、社科研究员罗澍伟为《凡尘黄胄》作序
 时间:2024-10-14 来源:中国文化出版社  作者:管理员  点击:81

 

 

值得恒久记忆的生命留存

 

这部书是关于当今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士骧先生的文学传记,但书名却为《凡尘皇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士骧先生的出身家世非同寻常,他是出生于清代“天潢贵胄”的帝王之家。可是有生以来,士骧先生又非常的低调,从不以皇室族裔身份而自居。

士骧先生家世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先生的高祖父,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大清入关后第六位皇帝—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士骧先生是道光爷五世孙。

道光爷生有九子,薨后由四子奕詝入承大统是为咸丰;七子奕譞封醇亲王。后来,这位被称为“老七爷”的醇亲王就成了士骧先生的曾祖父。

咸丰、同治父子二帝先后亡故,东、西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只好与王大臣会议,决定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就此改元为“光绪”。这个年号,隐含着“绩道光之绪”的意思,醇亲王奕譞也因此成为了“皇帝本生考”。

醇亲王奕譞共生有七个儿子,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亲妹,先后生有四子,但只有二子载湉(后光绪帝)健康活了下来;五子载沣,六子载洵,七子载涛,均为侧福晋刘佳氏所生。

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也是一位无子嗣皇帝。19081114日,光绪先慈禧一天去世,年三十有八。次日慈禧下诏,将载沣长子溥仪承继同治为子兼祧光绪,继承皇统,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溥仪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皇叔载洵、载涛各加封郡王衔。

当时正值朝廷大办海军,遂以载洵为海军大臣,奉命考察欧美、日本,回国后任命为海军部大臣,相当于海军部部长。

对于载洵,有必要多说几句。

1902年“以醇贤亲王奕譞子镇国公载洵为奕誌(嘉庆帝之孙端王)后,袭贝勒(爵位)”这位“洵贝勒”,就是本书传主的祖父。

载洵(18851949)字仲泉,号痴云;嫡福晋必禄氏,法部左丞善佺之女。生有独子名溥侊(19041961)。就血亲辈分而言,溥侊既是光绪皇帝之侄,又是末代皇帝溥仪堂兄。

溥侊出生在北京西单北背阴胡同的洵贝勒府。说起这座府邸还有一段故事可讲。

溥侊的生父载洵,原本出生在复兴门南太平湖的醇王府(今中央音乐学院),后来载湉继承皇位,这座府邸便成了“潜龙邸”;根据清朝的规定,醇王府必需动迁。醇亲王奕譞因一时无合适府第可搬,于是在1875年购买了西单馓子胡同(今东槐里胡同)旧宅一处,经过几年翻建,于1881年新春落成,取名“适园”。1889年醇亲王迁府至后海北岸大学士明珠的花园和旧居,从此,醇亲王府有了“南府”与“北府”的分别。

载洵承袭贝勒之后,坐落在西直门大街以南官园的端王府,已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所以朝廷就把醇王奕譞建造的这座“适园”赐给其子载洵,成为了洵贝勒府。

1919年,溥侊时已到成婚年龄,正室迎娶的是前清内务府“包衣昂邦”即总管内务府大臣增(寿臣)崇的四女儿存颐。增崇,察哈拉氏,籍隶正黄旗满洲,祖明(元甫)善,父文(澍田)锡,三世均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清仅有的三代连任的“内务府世家”,财势非同小可,且世居南锣鼓巷秦老胡同,“秦老胡同增家”也因此名满京城。其先祖索柱,为雍乾年间名臣,故亦取“索”姓;又因其为察哈拉氏,后裔也有以“察”为姓的。

溥侊是载洵独子,自幼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府内外通称“侊大爷”,是京中有名的贵胄公子,也是痴迷京剧、“一掷千金”的“追星一族”。从1924年开始,时已有家室的溥侊被红极一时的著名回族青年坤旦、“四大坤伶之首”、被誉为“美艳亲王”的黄詠霓(艺名雪艳琴)所吸引,十年间痴心不改,直到1934年才算把雪艳琴苦苦“追求”到手。而后与原配存颐办了离婚手续,与雪艳琴婚后一切均遵从回教习俗。

此时的载洵移居至天津原德租界6号路府邸。而索存颐思想守旧,“离婚不离家”一直留住在津侍奉公婆,直至1949年载洵去世才回到北京娘家独自居住。此时存颐生计已日渐拮据,1981年曾以溥仪皇嫂身份特向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申请救济,后于八十年代末去世。

雪艳琴与溥侊结婚后息影舞台,仅在一次赈济水灾的“义务戏”中,替梅兰芳先生与杨小楼合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用的不是艺名,而是“溥黄詠霓”。婚后二人一度居住在洵贝勒府附近黄家自宅后红井胡同,1941年生子,即为黄士骧。自雪艳琴与溥侊离异后,士骧一直和生母一起生活并随母姓。解放前雪艳琴隐居兰州,解放后1953年经梅兰芳及万子和二位先生推荐进入中国京剧院。1958年,雪艳琴与李少春、杜近芳等合作演出了现代京剧《白毛女》,她突破行当限制所饰演的黄世仁母,为旦角艺术的开拓做了有益尝试。后1959年应邀进入中国戏曲学校任教,直到1986年病逝。

时间漫过生命的转轮,开始定格到士骧先生了。

先生自幼随母从艺,特请富连成坐科出身曾任教荣春社的张盛利老师开蒙,工老生。每天又从杜奎三(现时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杜鹏祖父)老师吊嗓,当时正值士骧少年“倒仓”(变声期),而且倒得很苦。杜奎三老师担心士骧伤着嗓子,总是让他反反复复换调门直到合适为止。杜奎三老师带士骧吊嗓子是其主动揽下的活儿,一直坚持尽义务而不取分文。这一切,在当时还处于童真之年的黄士骧在心里就此打下深深的烙印,至今不能忘怀。士骧先生常说:“杜先生正派老实”“是真正的德艺双馨”“杜先生对我有恩”。

在人世间,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增强的反是自己的魅力。

1957年,黄士骧加入北京青年京剧团,并有幸投拜京剧老生名家贯大元为师,并跟随贯大元外甥、著名花旦表演艺术大师于连泉之子于世文先生学戏,前后大约达六年左右时间。于世文先生宗余,不但功底扎实,而且学识渊博技艺全面要求严格,认为“余派是全面的好,余派不只是唱”。贯大元先生是贾洪林外甥,一心学谭,而贾洪林对谭派素有研究并予倾囊相授。黄士骧先生有了这样的老师,艺术功底怎能不深厚和扎实,戏路又怎能不广,能戏又怎能不多呢。士骧先生在当今京剧界被认为是腹笥渊博无可替代的“硬里子(边儿老生)”,是“被二路耽误”的大师级表演艺术家。

其实人生的魅力并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对缺憾的回味,有了淡淡的感悟,隐隐的心痛,甚至大起大落,人生才能算是完整的。

黄士骧先生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业内独树一帜,奚啸伯先生的外甥温如华曾说:“士骧师兄为王室后裔,生活中自带一种悠闲之态,表现

‘王侯’角色最为适宜,而这种天生气质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读了这部《凡尘皇胄》,当知温如华先生所言之不我欺。

听说士骧先生近已移居海外,在咫尺天涯间,安度他那淡然且又清静的晚年生活了。

本书作者是近年来涌现的自由作家,其首部作品,是与母亲共同创作的长篇人物传记《华彩春秋》,天津广播电台播出后反响热烈。十年来她孜孜矻矻笔耕不辍,先后有逾百万字的多部个人著书问世。然而人们都很难了解到,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作者需常年陪伴照护其高龄残障老母亲以竭尽一片孝心下,倾注大量心血创作完成的。而母亲做为其文学引路人也使之甚受助益。十年来在致力文学的道路上母女俩一路砥砺相携,为社会奉献多品质佳作,仅此尤令人油然起敬。

为本书题签的毓峋先生与士骧先生一样同是道光帝玄孙,论辈分为士骧先生堂弟,在清代均属“近支王公”中的“最近支”。曾祖父为道光五子惇亲王奕誴;祖父载瀛贝勒;伯父溥伒(溥雪斋)、溥僴(溥毅斋)、溥佺(溥松窗)、及父溥佐是“一门四杰”皇室书画家。毓峋先生幼承家学研习丹青并得真传,画风清新俊逸且不失古朴典雅苍润厚重,书法领域亦有不俗成就,作品广受推崇。该部《凡尘皇胄》能与毓峋先生结缘也可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了。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指尖划过。如今,这部长篇传记文学力作《凡尘皇胄》即将杀青。从中我们将会看到,这一位昔日的末路王孙,今日的戏曲巨匠,是如何在如梭的岁月里,与流离的往昔中,潺潺的生命之河与漫漫的人生之路上,一步步成长和渐而成名成家的。

书中所沉淀的不只是记忆,而是岁月翻过的每一页。《凡尘皇胄》充满了绚烂与纯粹,写满了磨难与传奇,这些渐行渐远的生命珍藏,今天已经如实并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她必为我们带来那记忆中沉积下来的纯真与感动。

 

罗澍伟

202483

 
 上一条: 追求智慧:《人生的智慧》序言
 下一条: 如河水般淳朴清澈:一弦为《故土印记》作序
 

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社地址香港九龙弥顿道208-212四海大厦
总社电话:00852-21962638/65852676/39216081(传真)
内地咨询电话:13923719482(深圳)
业务QQ:2754109459 邮箱:2754109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