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翰墨 洒脱无羁
—— 军旅书法家马先宏的书法世界
顾亚龙
我了解马先宏先生首先是因为他是军人,然后才是他的书法,他的身上凝蓄着军人的阳刚之气,他的笔下“性情如水,刚柔并济,馨于静流,响在波澜”。在我们的部队中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李铎、刘洪彪等,他们用刚柔相济的书法展现出军人的坚质浩气和水墨情怀,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与熏陶。在我看来,马先宏先生的书法亦有阳刚、阴柔之美,铁马秋风,扑面而来,营造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艺术境界。
马先宏,笔名马蹄,号麾墨轩。现任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山东书协会员。马先宏的书法初学颜王,后临米南宫、王铎,以及当代以魏碑入行书的大军旅书家李铎,用笔摇曳,气势如虹。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刻记着马先宏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足迹。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从未间断过对书法艺术的刻意求工。几十年的历练,使马先宏成为了实力派的书法家。他以其特有的感悟思维和矢志追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因义生情,由情赋形”的书法理念。他的书法作品惯依书写内客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字体和风格,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他的书法源于二王、上溯汉魏,在业界堪称上乘之笔。他的作品先后多次参评并获奖,声誉日增。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散见各类报刊,书法作品朴厚遒劲,受到好评。善于在部队管理中融入文学艺术教育,使官兵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不断的努力与进取,马先宏的书法造诣和艺术修养速即提升,并受到广泛关注。但他始终谦和低调,从不张扬,而是朝夕勤勉,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马先宏对书法达到了入迷境界,有空就读古代书论或优秀碑帖。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后,就潜心钻研创作。他一边虚心请教军内外书法名家,一边忙里偷闲吮吸古代优秀书法碑帖的养分。他常常借助传统功力和人品学养进入创作境界,心态自如轻松。用极具质感的线条宣泄心境。在创作中,他坚持以二王行书笔调为基础。掺入北碑笔意,反古出新,做到“碑帖并重、师古化古”。在他创作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横幅作品中,表现的尤为典型。行间疏朗、字距紧密的章法,以及既魏、既隶、既楷、既行兼备的个人书风别具一格,较好地体现了伟人毛泽东恬静淡然的意境。
真正的书法艺术是生命的律动、情感的宣泄,更是气的喷发与凝聚,气的交流与回测。我们欣赏马先宏作品的时候,除了欣赏其流畅的笔法、墨法、章法外,感染我们的是超于形态之外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气”。书法的气是书法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书法家的品质和内心世界,这种“气”对观赏者县有长久的感染力,能带给观赏者一种美的启迪和熏陶。马先宏的字植入人心的是超于神采的朗朗清气和大气。
可以说,力是书法之本,韵乃书法之魂,气乃书法之神,只有力、韵、气这三者皆具备的书法作品,方可称为一幅得意之作。在笔者看来,马先宏先生的书法作品具备了这三者,且高度统一。马先宏先生在他的《习书自言自语》中写道:“‘二十余年闲学书,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工作之余沉迷书法。一直局限于无名师指点下的东涂西抹、自得其乐状态,始终没找到属于自己的书法语言和方式。直到成为公务员身份后,偶尔有机会接触一些书法名家和光临笔会,边看边悟颇受启发!于是兴致倍增,见空即心情偷悦挥墨几笔,有越写越欢的感觉,加之同事不时鼓励,愈发增添了恋墨信心,拙作曾被推荐参加‘中国消防局十人书法作品展’,被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入《日出东方》大型丛书,被中国文联编入《中华文化艺术巨匠》丛书赠世界各国政要,被延安红军博物馆、井冈山博物馆以及香港、澳门友人收藏,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马先宏书法集》。尽管如此,人自有自知之明。因天资所限,后力不够,未得名师指点,自知未入法门!所写东西难见灵性之美和灿烂之姿,与传统流派、传世书体极不配搭,更与‘道法自然’亦相差基远!当加倍努力,博采众长,独树一帜!”马先宏先生的这段独白,表达了他内心的赤诚。
所以,我看好马先宏先生的书法,我愿意持续将目光投向马先宏先生,并且期待从他身上能够传出中国书法未来的声音。
(顾亚龙: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