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存史料 只为著青史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十年来,知青研究会在搜集、保存知青史料,推进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代表性成果就是已出了二十多种图书的“知识青年历史文化丛书”和已办了近十年每年4 期的《知青》杂志。
站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知青研究会作为上海市社联领导下的一个学术团体,继续搜集、保存知青史料并推进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是研究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我们所有研究会成员的愿望和责任。
以毛泽东“12.21”指示发表为标志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已过去半个世纪了,这场运动结束也过了40 年。当年的知青都已步入老年,由于下乡的原因、在农村的经历和回城后的人生各不相同,对上山下乡的叙述、记忆和评价也就呈现出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态度和取向。对于这样一场涉及整个社会持续十多年的运动,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完全正常的事,无须多虑。而对知青研究会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搜集和保存知青史料的工作。因为只有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有关上山下乡运动的各种史料,才能为今天和将来的知青史研究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不致将大楼建造在沙滩上。这正是知青研究会花大力气编《丛书》和办杂志的宗旨。
搜集和保存史料是希望研究者依据资料来讨论知青和上山下乡运动,而不是仅仅凭个人经历或情感来发议论,以便让知青史研究能够进入学术研究的轨道。知青上山下乡是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涉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以及农村史、城市史、边疆史、青年史等诸多方面。大家耳熟能详的毛泽东1968 年12 月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指示是由三段话组成的。第一段是要知青接受再教育,第二段是针对城市里的知青家长,而第三段则是针对“农村同志”即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因此,如果顺着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来理解知青和上山下乡运动,就不能仅仅关注知青,而忽略他们的家长和农村干部与农民。现有的研究和研究会已做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第一个对象,而对后两个对象的关注和研究则很少。知青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无论在史料搜集还是研究推进,都会有意识地予以加强。知青史当然是以知青为研究重点的历史,但不能仅仅是只有知青的历史。它要能够触及和沟通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基本议题,以使所讨论的问题能引起更多人包括没有知青经历的人的关注和回应,展开更广范围的学术对话。
知青研究会是立足上海的学术团体,在关注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同时,自然会格外关注上海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整个“文革”期间,上海最坚定地紧跟“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部署”,最积极地实践“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并且在此过程中有与其他省市不一样的“创造性”做法。因此,在知青史料搜集方面,我们会对上海的知青工作以及各地有关上海知青的资料予以重点关注,在知青史研究中,会对“继续革命理论”这一意识形态因素予以特别的关注,以期做出有我们自己特点的研究。
2021 年,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经过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会长班子,新任的两位副会长和秘书长是70 后和80 后的年轻人,是文学、历史和新闻学科方面的专家,他们是研究会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理事和会员中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这是本次换届最令人欣喜的现象。年轻一代可以摆脱个人经历和情感所带来的影响,比我们这一代更冷静更客观地来审视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他们的加入,是推进知青史研究并使之能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知青史料浩如烟海,知青研究任重道远。
知青史料的搜集、整理,更不用说知青史的研究,不是知青一代能够完成的。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的加入一起做好知青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