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陕北记忆》书稿的部分评价
《陕北记忆》是一部自传体纪实散文。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在陕北农村的一段农村生活回顾,再现半个世纪前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农耕文化的图景。文中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本地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农业常识。为了避免出现异乡人写本地事出现的纰漏,在拙作出版前,将文中“跟会”、 “炊烟”、“观月”、“民工”、“洛塬”、“跑路”和“火炕”等部分章节,发布于洛川作协交流群,征求意见,没有想到收到了这么多从未谋面、素不相识读者的热烈反响。现将留言实录于下:
一、“跟会”章节
左行(洛川籍 网名):以您几乎和共和国同岁的年龄,加之横溢的才华及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下笔落墨每一篇文章皆是上乘佳作。您文中所详细描绘的昔日黄土高原农村老百姓赶集跟会的生动风土画面,历历在目,扑面而来,将多少人尘封心底已久的儿时美好记忆重又鲜活而温热的唤醒和再现啊!……艺术孕于自然,文学源于生活!再次向渐行渐远绝尘而去的那个特殊年代致敬;向忠诚热忱,淳朴善良的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人民致敬;更要向如您一样清澈如水的记录历史,初心未泯的还原生活的一代文坛前辈们致敬!
黄玉良(陕西省洛川县作协名誉主席):吴钧老哥以一个异乡人的视角和资深媒体人的笔触,追述了旧时乡村集会日的世象百态,林林总总!那传神的描摹,纪实的手法,把人们带回到那个贫瘠而又纯粹的时代!为远去的苍凉岁月唱一首挽歌,目送自己青葱的背影渐行渐远,愿天下劳苦大众从此不再有贫困与饥饿的困扰!
二、“炊烟”章节
星空(网名):炊烟,是乡村的符号和记忆。中国人一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在经历过苦难之后,感恩苦难,从中筛出美好,并找到生生不息的力量,知青也是如此。知青时代虽然已经远去,知青们也都早已返乡,但我们也许不知道的是,对插队农村的回忆和怀恋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骨子里。他们对农耕文明、农业文明和农村生活的所有记忆已经也一定会成为珍贵的史料……
活着就好(网名):“捋不直炊烟的是风,捋不顺乡愁的是人。离别陕北半个多世纪,我仍然怀念那些漂浮在窑洞上空的炊烟,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乡土人间......”好文章的字词句包括叙事风格、故事情节、段落编排等,都能紧紧吸住读者的眼,扣住读者的心,勾住读者的魂,尤其是“高潮”的那么几句,足以让你内泪流满面,或不由得来一次思绪的跨越!向老知青吴钧老先生致敬!
老莫(网名 前陕西教育报主编):文中所描述的生活画面,恐怕群里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对于北京知青的事情,也是从上辈人嘴里听说过,没有太多的印象,但正是这段历史,是都市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近距离碰撞与交融,潜移默化地推动新时期城乡文化的发展。我们这代人总是爱用最甜蜜的回忆,描写那段最艰苦的生活,以至于让人看不出痛苦,而是缠绵悱恻的诗情画意,这不但是一种胸怀,也是一份功力。
山里人(网名):吴钧老哥当年从皇都福地来到这穷山瘦水,在艰难中感受独特,所经所历就是一首歌,一首励志向上的歌,那些艰难,苦涩、温情、友谊、饥寒、危险的体验,听了让人扼腕长叹!关于乡村传统习俗与文化,也许当地人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觉其香,但对外乡人的鲜活冲击力是无可避免的,正是他的文化准备与文化敏感,才能以独特的新视角来观察洛川,再现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大家期待他的新作!
左 行:……潜心恭读吴叔的袅袅《炊烟》已经多日,至今眼目所及,耳朵所闻,嗅觉所触,甚至于手里相握的都是那黄土高坡窑洞里久远又弥新的缕缕炊烟……陕北窑洞里飘出来的各色炊烟因为北京知青们生命和青春的渲染与点缀而非比寻常的灵动和美丽……
三、“观月”章节
水手(网名):本应是一把辛酸泪的故事,却让作者写出了一份乡愁,一份感念,一份
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也让我为作者献上一份敬意,一份牵挂,一份洛川人对知青无以言说的亏欠。
星空:回望艰难岁月,能如此平静自然如此乐观豁达,不带一丝自怜嗔怨的能有几人?单凭这一点,请让我们向吴老师那样的知青致敬,致敬你们的青春,致敬你们的品格!!!
读吴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几次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也好几次情不自禁流下泪来。笑的是吴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哭的是“看见”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在大雨磅礴中艰难前行孤单的少年。
四、“民工”章节
荷塘月色(网名):读了吴老师文章感动,感慨,敬仰…他们把最美好的青葱岁月抛洒在蛮荒之地!岁月的艰辛,几许辛劳,几许回忆,几许感悟…没有那刻骨铭心的经历,写不出这振撼人心的好文章!
张新民:看完吴兄的民工,心中翻江倒海,百味杂陈。有人讥讽我们这代人总走不出往日的情怀,说我们总爱翻旧账。他们没有经过,所以不懂。我们压根就没有准备走出这种情怀,这是我们一代人的历史,永远不会抹去,我们的性格、信念以及对人生的认识,都是经过那段历史煅造成型的,我们铭记,所以我们坚强。吴兄让我们一起拥有这往日的情怀!
五、“洛塬”章节
活着就好(网名):习主席重回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时,曾深情地对那里的乡亲们说:“当年,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单从北京知青这个身份和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那种特殊年代的特殊品格来讲,吴老先生对洛川大塬的这份情和爱已经深入骨髓,渗入血液。他的《陕北记忆》系列文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长远意义!
张宏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六零后洛川人,却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等知之甚少,远不及您了解的透彻和详尽,这是我感激您的地方。《陕北记忆》系列文章每篇必读,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严谨的写作态度是我崇拜您的地方!老有所思,老有所为,用深情的回忆文章充实晚年生活,快乐且有意义,这是我敬佩您的地方。
六、“跑路”部分
活着就好(网名):老知青吴老先生《陕北记忆》系列文章要告一段落了。坦诚的说,意犹未尽,难免失落,有“下顿没吃的了”的感觉。六篇文章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洛川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地理地貌,以及插队青年和当地百姓水乳交融、共克时艰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记录的客观详实,有理有据,不仅为洛川文坛呈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大餐,也为洛川文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正如洛川作协主席桂千富老师评价的那样:吴老先生的文章是洛川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章节。再次向吴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桂千富(陕西省洛川县作协主席):@观海 您好,您的文章是洛川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章节,也是一个游子对第二故乡的透视与感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感谢您与洛川的邂逅,感谢您对洛川的回眸,洛川因有您等到来更加精彩。
七、“火炕”部分
赵小玲:从前炕和锅碗瓢盆一样既平常又金贵,是陕北人乃至整个大西北人安身立命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如今时代已进入了新的站台,但炕这个田园的标配,承载着太多人童年的记忆…
昨天黄老师巜雪韵》里烫手的热炕头上,流着鼻涕的孩子,伸着懒腰的家猫,一起聆听大人们讲的那既爱,又怕的古经…
今天吴老师《火炕》上蹴在被窝读情诗、哼着小调,爬在热炕上暖肚子、做美梦…
两位老师文章的共同特点:将苦难的岁月写的那么洒脱、自然、幽默,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感觉。文笔、心态、功底太牛了
特别是吴老师那提着粪笼,揽上柴,愣怂的往炕洞里塞,最后再煨些略为潮湿的锯沫…
一个在洛川只住了数年的北京知青,没有对艰苦的生活的刻骨铭心,没有对洛川大塬深入骨髓的情和爱,是烧不出这么地道的炕,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的,给老师点赞!
桂千富:观海老师的很多作品文字优美,描写详实,既是散文,又是写实,许多可以作为“史记”而录入志书让后人阅读。一个仅仅在洛川短暂停留的作家,能把洛川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写得如此美妙,除了爱,还是爱。为观海老师点赞。
张宏德:记得几年前我曾用笨拙的文字记述过在婩(奶奶)烧的热炕上度过的难忘的童年及少年时光。今天拜读吴老师的《火炕》后感触颇深,对‘’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只知道挨着婩睡在热炕上,享受老人家给我挠背寻虱抠几(谐音)子是一天中最幸福最期待的事,却不知道炕是怎么盘的;我只知道热炕上睡着暖和舒坦,却不知道烧炕还有那么多的学问;我只知道风箱连着灶台,灶台连着火炕,火炕又连着窑背上的烟囱,却不知道这是祖先们“四位一体” 的发明和创造,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睡过热炕的人不少,但像吴老师这样用情和爱交织的文字把盘炕和烧炕描述的立体直观的人可能不多。向吴老师致敬!
黄玉良:炕是中国北方农户特有的家庭生活设施,在世代延续生生不息的漫长岁月中,农家的休憩、待客、生育、针织等生活行为都是在炕上进行!北方不产棉,票证时代每人每年3.7市尺的布票无异于杯水车薪!试想:如果不是这省工省料土法打造的的火坑,缺布少棉的贫穷的人们该怎么渡过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关于火炕,人们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来自皇都福地的吴钧兄弟和后来成为他的夫人的众多北京知青,在充满幻想与激情的年纪,被时代抛到这贫瘠苍莽的黄土地上,异域的新鲜神秘感很快就被生活的重压碾碎了!蜷缩在温热火坑上思亲怀乡、躲避酷寒的记忆深深埋在记忆的深处!几十年过去了,夕阳黄昏中回望那远去了的岁月,有青春的足迹,有岁月的遗痕,撇开那个特殊年代估且不论,仅就人生之旅而论,竟有那么多温馨的记忆和文学的朦胧哲学的美感!文以载道,诗以抒怀,城镇化的列车隆隆驶过,乡村的衰败势不可挡,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后代与京城的吴钧老哥,共同为渐行渐远的乡村及旧物火炕同唱一首挽歌!
黄悦:(洛川籍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大著拜读了,您不愧是专业组出身,笔力雄健,叙事状物老辣准确,感情充沛,举重若轻,言之有物,情真意切,好多场景我这个土著今天看起来都觉得亲切又新奇,看得到一代人的经历,也保存了宝贵的乡土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