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欢迎您!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精采书评
精采书评
站内搜索
站内全文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采书评 >> 精采书评   
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杨生枝为《暮歌》作序
 时间:2016-09-17 来源:中国文化出版社  作者:管理员  点击:1477

 

 

 

《暮歌》序

 

◎杨生枝

 

(序作者系原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现西安欧亚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作家,著名学者)

 

在我过去的心目中,尚敦厚先生是一位看透了世事的人,一生落落拓拓、直来直往,在他的一切高尚品性之中,也有一点儿名士习气,弃名利若敝屣,无怨无悔,终身执教;他精于业务,擅长书画,多才多艺。近日,拜读了他的诗文集《文心结》,特别是他的《暮歌》这本诗集后,我对尚敦厚先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我现今的心目中,他还是一个诗词兼擅、典雅尽有,情感丰富、内蕴深沉的诗人。

 

古人说:“诗如其人”。尚先生其名“敦厚”,敦厚者,诚朴宽厚也。他之为人,性格淳朴,处事宽厚,其人如其名。而其诗也像他做人一样,有深厚的修养,又有率真的表现,不论是古体诗,还是新体诗,就连他编写的杂联,都表现得风格浑厚。作者的这本诗集,虽是他的古稀之作,但却毫无沉郁、意冷之意,而洋溢着浩浩正气、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如其《七十述怀》:“绊绊磕磕到古稀,酸甜苦辣味全齐”,但他并不怨天尤人,而是笔锋一转,将人之生命价值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夕阳不乞斜辉艳,但愿余温暖土坭”。这就将作者老之已至的情感和志向暗寓其中。如果说在这不着一字的“无声”中凸显出作者的情志,那么在他的《谁言吾已老》中,却直言自己老骥伏栃之壮心:“我心如明镜,岂能不燃烧?只要不熄灭,泪尽烛光照!”即使暮年那闲适与舒爽的生活也没能动摇他,“愈老愈矫健,有志上九霄”,把自己的拳拳之心和豪情壮志注入了诗作之中。

 

尚先生的这本诗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但其思想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充满“爱心”,用“爱”之线条串缀起篇篇诗作。作者是位厚德爱生的“人师”,他对事业的执著,对亲人的深情,对友人的牵挂,对爱人之人的推崇,无不渗透到他的诗作之中。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作者内心深处“爱”的种子,在他的诗作里开花结果。其诗作,有对子女的慈爱,孙儿赴美,他“挂肚牵肠日夜梦,饥渴冷暖印心头”;有对故友的思念,“三生有幸同君遇,友谊花开半百年”;有对友人的祝福,祝愿画家,“血汗凝成传世作,清新劲健映苍穹”;有对长老的关爱,“一杯美酒携心敬,老骥扬鬃奔期颐”。也有对故乡的怀念,“夜梦闻鸣回故土,南疆望月寄相思,何日祭祖祠?”有对祖国的热爱,“千秋莽莽东亚,崛起一巨人”,“锦绣满河岳,阔步向天云”等。篇篇诗作,生发着他的朵朵心花,他那热爱生活的激情和爱人至上的性情,随意纵横,跃然纸上。他将自己的“真性情”搬运到笔墨上,给人以感动,给人以温暖。

 

尚先生诗作的写实特征十分突出。这本诗集中的写实,不是照像式地摄取,也不是以诗叙事,而是精心地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凡人不凡事,加以凝缩、升华,并渗入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抒发议论,传达了人类生活中的那些恒常价值。在他的诗集中,特别是《写给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组诗中,那些向善、向好、向美、向前的基层小人物,其高大的形象令人仰止。那位遵守朋友承诺,靠一条残腿,支撑了这个家庭的朱邦月,“一句承诺圆满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一条残腿走出了三个残疾人的温馨。”在长江堤上救出两个落水小男孩的“十九岁的大学生”,“他们的名字像路边的小草一样普通”,可“他们就是那熊熊燃烧的燎原火种!”回乡自筹资金为留守儿童创办学校的李灵,“你是80后最美丽的女校长,你是留守孩子飞向大海的云帆!”收养多民族孤儿,组成祖孙几代180多人的和睦大家庭的阿里帕大娘,“你的乳汁饭菜养大了他们的身体”,“一百多张笑脸围着你慈祥的笑脸,就像花园里百花盛开”的花朵。还有那“安息在小岗乡亲的心灵深处”的选派干部沈浩;“三十个酷暑严冬”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割肝救子,情满山河”的“暴走妈妈”陈玉蓉。还有“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 “五十载壮志凌云”的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宋文骢;那“用善温暖了藏族盲童的身躯,用爱开启了藏族盲童的心灵”的德国盲女坦贝肯,等。我们无法复制这些人的人生,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却可以成为向善者的方向和力量。诗集中,作者着力展现这些人怎样用信仰光照人生路,用博爱温暖身边人,让人们在对其满怀爱与悲悯的同时,生发由衷的敬意。诗篇中,有着作者更深的思考和更投入的情感。作者饱含深情地讴歌这些普通人的动人事迹,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是什么样的生命信念在支撑他们在苦难中前行?诗篇以天然的亲切感,让人们从这些小人物身上琢磨出大滋味。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不仅感人至深,引人深思,而且也窥视出作者追寻美好的苦心热肠。

 

尚先生在愉悦地生活之余,还撰写了不少对联。这些对联,集文学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为一体,融观赏性、趣味性、实用性一体,表现了更具启示性的哲思与人生态度。其内容之丰富,对仗之工整,构造之灵巧,表意之酣畅,令人叫绝。尤其“杂联”,丰富多彩,妙语连珠,更显示出作者独到匠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尚先生撰写的对联,读起来不仅使人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会让你感到作者对弘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执著。

 

高敦厚先生之诗作能赢得人之喜爱,因其人格的力量渗透其中,憨厚纯真,至精至诚,直抒胸臆,肝胆照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他的每篇诗作,都蕴含着作者的真诚之心;字里行间,都跳动着作者的爱心追求。用心品读,相信人们定会受益匪浅。

 

 
 上一条: 磐安县政协主席陈剑波为《磐安古韵》作序
 下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为《山地城市建设美的探索》作序
 

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社地址香港九龙弥顿道208-212四海大厦
总社电话:00852-21962638/65852676/39216081(传真)
内地咨询电话:13923719482(深圳)
业务QQ:2754109459 邮箱:27541094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