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簡介:
西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講過西夏文字不能失傳,需要有人學習研究繼承下來。目前,全世界研究西夏文字的專家學者寥寥無幾,多數又年齡偏大,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近五十年來西夏學成果顯著,但對於統治近二百年、使用四百六十多年的六千多西夏文字沒有人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用墨蹟來展示。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西夏文字是根據漢文字再創造的,線條相同,保留下來的又太少。
醉心翰墨,情系西夏,劉魁一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整理西夏文字內容並書寫夏漢對譯書法,他對西夏文字的字、詞、音、意、語法等進行反復研究和梳理。在此深入考證研究的基礎上,他發現漢字楷書、篆書的筆劃與西夏文字最相契合,以中鋒用筆最有效果,也最符合西夏文的氣質。他不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十餘年裏,他創作了數百萬字的漢譯和意譯對照的西夏文書法長卷。他用兩年的時間認真對照比較,逐字逐音逐意核准,用西夏、漢兩種文字完成了一套較為完整、書寫規範的書法作品集,即《劉魁一西夏文書法作品選》為後人進一步解讀西夏文字,開展西夏文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是一把打開西夏文字研究大門的金鑰匙。
肩扛責任,再現歷史,普及知識,書法展現。
本书由中华书画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魁一,1953年5月出生於河南上蔡。自幼隨父習帖。曾在部隊服役,後從事學校管理等工作。現任寧夏西夏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社科院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寧夏文史研究館館員。
2000年9月、2004年7月由寧夏宣傳部、文化廳、文史館聯合主辦,在寧夏展覽館分別舉辦了《劉魁一書法作品展》和《劉魁一西夏文書法作品展》。其中,30萬字的百米小楷《四書五經》引起了轟動。2004年8月參加中國民族史遼、夏、金研究會,10月在中央民族大學參加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和第三屆西夏學國際學術研究會,分別展出了四幅章法不同的長卷及其60多幅大、中、小楷和不同的書體風格的西夏文書法作品,再次受到社會的關注。2005年12月在臺灣舉辦了劉魁一西夏文書法作品展。被稱為書法家系統研究西夏文字第一人。2006年5月寧夏香港文化周在香港舉辦了劉魁一西夏文書法作品展。2010年10月創辦“西夏藝術館”,西夏藝術館和寧夏西夏書畫藝術研究院共同為西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供陣地和支撐,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中國社科院著名西夏學專家、博士生導師史金波,中國書畫報社社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何東先生,中國書畫報社執行總編、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名畫家王慧智先生和中外學者專家、書畫家參觀了藝術館都讚不絕口,並對劉魁一創作的西夏文書法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2006年5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劉魁一西夏文書法作品選》、《西夏文化與書法管見》、《劉魁一小楷番漢合時掌中珠》、《劉魁一小楷西夏諺語》。代表作:夏漢合璧《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一卷》、《孫子兵法》、《論語全解》等小楷長卷近200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