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微澜》序
赵洪恩
(作者系中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美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市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
一平(忠红别名)同志一再热情邀我给她的诗文集《心底微澜》作序,对一平给我出的这个题目,起初我还有些踌躇,因为我对文学创作和评论并不太擅长。但是,看到她那虔诚、恳切和期待的神态,使我无法推辞,只能义无反顾地承担下来。
一平出生在安徽省滁州地区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里,父亲是敦厚朴实的农民,母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下乡知识青年,他们都是勤劳、善良又正直的人。传统的家庭教育,正面的家庭影响为她日后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农村生活毕竟是艰苦的,她有过童年的欢乐,也饱饮过不少苦水。她幼时聪颖好学,成绩优异;走上社会后人生经历曲折而丰富。凭着自己执着的打拼开辟了一片小小的天地,在物质生活进入“小康”以后,她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努力追求更高雅的精神生活。
自学童时代起,她就痴迷于文学写作,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曾写过短篇小说。刚上初中时,就与高中部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作文竞赛,荣获全校第二名。高中毕业以后参加了滁州文学函授班的学习,这给她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后中学同学聚会时,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对老师同学的情谊,唤起了写作的欲望,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篇篇散文、小说,一首首诗歌,像山泉一样汩汩流淌于笔端,经常三更半夜爬起来,将涌入心中的情思化作文字。就这样日积月累了林林总总的诗文,其中不少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性诗文比赛中获奖。
人们不禁会问,既然已经是成功人士,为什么摈弃业余时间安逸闲适的生活而选择文学苦旅呢?她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文里这样回答:要“在书的海洋里洗涤心中的浮躁,在知识的海洋里深深地沉淀自己,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不想让自己闲下来,也不能闲下来,至少不想让心闲下来。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用读书来充实自己,用写作来鼓励自己……与书做朋友其乐无穷,用心去想,用情去写,去写最真的感触、最真的情、最真的爱、最真的心、最真的灵魂。”在《寂寞之人不寂寞》一诗中写道:“生意场上有转折,文学创作来做伴,别人纳凉享悠闲,一人独坐书桌前,不慕树下风光好,诗歌散文顿成篇。”这是她以诗文创作为乐事的真实写照。正是经过日久天长的积累,才有了这本《心底微澜》诗文集的问世。
我认识一平不过几年,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只是常邮寄诗文稿件给我来征求修改意见。每次见面和通话她都谦恭得像个小学生,这让我很感动,因而印象也就特别深。她是一个俊秀、温厚、真诚、善良、勤奋、执着、虚心好学、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的女子。她在诗文创作上之所以取得可观的成就,首先是她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结果。诗文创作是一种异常艰苦的炼狱般的生涯,每件作品都凝聚着作者大量心血和汗水。可以说,诗文作品是用汗水写成的,也是用心血写成的,更是用生命写成的。没有吃苦的精神,没有呕心沥血的付出是绝然写不出好作品的。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支撑着全部家庭生活重担的女子,在打理生意间隙,完全靠业余时间点灯熬油来写作,其中的甘苦是可以想见的。其次是她虚心好学、乐于求教的结果。为了写作上能有所提高,她切实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她不远千百里几次从保定驱车赶到天津来求教。她不仅向老学者、老作家、老诗人请益,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向多位比她年轻很多的青年诗人、青年作家求教。
她完全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如此丰富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只有把文学当作自己生命一部分的人,才会如此勤勉,如此执着,如此虚怀若谷,如此奋发追求,也才会在文学的道路上修成正果。《心底微澜》是一平的处女作,也是她成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当然更是在新的起点上的再出发。相信她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统观全书,我觉得至少有如下一些亮点:
第一,作品类型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是指差别性和丰富性;统一是指共同性和内在联系。这个美学法则要求多样而不杂乱,统一而不单调;单纯中见丰富,变化中见整齐。一平的作品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
所谓多样,就体裁而论,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诗歌又包括大量的新诗和少量旧体诗;散文又包括散文诗、杂文、访问记、遊记等;小说又包括中长篇小说、小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小说。就写法而论,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有说明等。就题材而论,有写人,有记事;有谈天,有说地;有哲理隽语,有人生感悟;有对将军、英模和消防战士的讴歌,有对人杰地灵的赞颂;有对子女的教诲,有对父母的感恩;又有对母校的回忆思念和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有对老师的尊敬感恩,有对同学的一片深情;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对动物的友好相处;有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担忧,也有对社会风尚向好的慰藉欢欣,有拜访老中青诗人作家的虔诚……
所谓统一是指所有作品除了思想内容上都是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外,在艺术形式上,她创造性地打破了诗与文的界限,把散文当诗写,散韵并用,散文中蕴含诗意;把小说中的情节叙述和大段诗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晚清学者王国维先生说:“散文易学难工”,因为它形散而神不散,必须“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才能写好。一平就是这样做的,你很难把她的诗歌和散文严格地区分开来。她写散文也多用韵,更重要的是即使所写的事物本身很平凡,但平凡之中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有着诗的意境。如《金银花情结》,表面上用铺陈的语言大写再平凡不过的金银花,实际上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鹊桥在哪里》,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含蓄地表达了对环境现状的忧虑。书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作为她的代表作品中长篇小说《漂亮女孩》也是散韵并用,诗文兼备。通过这些足可以见出她的文学才能和诗文集的丰富多彩。
第二,感情真挚、深沉。
“诗言志”、“诗缘情”,诗如此,散文、小说也是如此,没有真挚、深厚的感情,诗文就没有灵魂。一平的诗文有着极其感人的魅力,一旦读起来,总是令人不忍释卷,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品中抒发的感情真挚、深沉。
《春华秋实》写三十三年后回故乡母校师生团聚不忍惜别之情时说:“我多希望今天的太阳一直在天上,我多希望今天的月亮不要再离去,我多想让时光不要流动,多想把相聚的画面定格在这里。”同一题材的诗还有《星星语》、《不要急于相见》、《思念好友-国云》、《寄语见面时》、《说句心里话》以及散文《一张同学聚会照片的遐想》等,这是一组充满化不开的浓浓深情的诗文。还有《漂亮女孩》节选【前生留下的情书】,这一系列的情书写得太好了!感情真挚、深沉、细腻,太感人了!“我”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热烈而纯真的爱情宣言或者说是心灵深处的爱情赞歌,字字句句感人心脾,催人泪下。读着这一封封情真意切、饱蘸深情的情书,使人立刻产生共鸣,同时也激发出了人心底最真、最美的爱的火焰。
《母亲》娓娓道出了伟大的母爱之情,读之令人深受感动。并由此唤起对自己父母的爱。正如陈申田先生所言:“你的文学天赋,母爱情怀和道德情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我想每一个子女,每一个父母,每一个人读了这样的文章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牵手》由“小时候天天扑在妈妈怀里”或“趴在妈妈的背上”或“骑在爸爸的肩头”享受着母爱父爱,到如今自己“长大了,成家了,立业了,有孩子了,又重复着爸妈当年的动作,此刻是否想到,再去牵一牵爸妈的手呢”?该诗道出了“不养儿女不知父母恩”的真情实感,感情细腻而真挚。歌颂母爱亲情的作品还有《最美丽的女人》、《妈妈的美丽去了哪里?》、《我要怎样感谢您》,表达了对为人之母的女人的平凡而伟大的崇敬之情。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用朴实、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热爱的感情。《我爱你,多情的土地》、《我不会忘记你的名字》,抒发了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沉的爱。《永恒的主题》、《就这么一块土地》、《看清乳房》,呼唤人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后代留下一片湛蓝的天空,没有污染的土地,清澈见底的江河,甘甜纯净的小溪”。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燃烧的心》是在电视上看了天津港爆炸,消防战士在熊熊火海中穿梭的情景有感而发的。她写道:“我多想把你从废墟中拉出来呀/一伸手/摸到的却是冰冷的荧屏”。这一忘却现实与银屏图像界限的举动,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舍生忘死的消防战士的无限深情。《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发现有人对英年早逝的诗人汪国真无端诋毁的不人道做法,表达了义愤之情并发出了“做人要厚道”的呼唤,从中也折射出作者自己的厚道人品。《将军的作风世代传承》写孙毅将军的后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忠实继承和弘扬将军的崇高品质和高风亮节;《西淀巾帼》写袁红玉女士成功创业的艰辛历程。此二文感情深厚浓烈,记述精到美妙。《虔诚的拜访》(一)、(二)及《虔诚的拜访沙驼先生》是系列纪实性散文。其感情真挚、虔诚,记述真实准确,笔调流畅优美,场面生动活泼,是一组感人的成功作品。
第三,人物塑造典型丰满。
一般说来,小说多用曲折生动、细致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着重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中长篇小说《漂亮女孩》是作者投入最多、用力最勤的代表作。她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描写,有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刻画,还有众多虽不主要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以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命运多舛、道路坎坷曲折,时时与挫折不幸磨难相伴的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美丽善良、勤劳朴实的女孩形象。主题鲜明精当,歌颂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植根于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成功作品。
小说是在实有其人的那个可爱的漂亮女孩原型的基础上,充实、加工、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当时的典型环境。那时正值社会的动乱年代,直到后来才有了改革开放转机的大背景下。在那个“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乱象中,才发生了父亲莫名其妙地被抓走、被判刑,母亲遭迫害而病倒几乎丧命,以及某些村干部破坏环境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乱作为现实。小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主人公“我”的人生历程:经历了苦涩的童年、青涩的少年、父母不幸遭遇的家庭变故;多难的少女也曾遇到过心仪的男生,由于缺乏勇气不敢表达而错失良机追悔莫及;经历了两次无奈的相亲、及没有婚约的悔婚;为了区区六百元钱被迫结了无爱之婚,在遭遇家庭暴力以后,从认命、委曲求全、犹豫、彷徨,到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离了婚。后来虽然历经磨难,“我”不气馁,不服输,顽强地站起来,经过艰苦的创业打拼,终于迎来了平静安详的生活。小说就是在这坎坷的经历和曲折的情节中,在这典型环境的大背景下,塑造了“我”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并通过与“我”的关系和互动情节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群像。
作者特别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请看女孩在暗恋心上人时的心理活动:“每次走在这条路上/我都希望能遇到你/哪怕是擦肩而过也行啊/始终不能给我这个惊喜/难道我也要变成一棵树/在你必经的路上痴痴等你/你千万不要匆忙经过/没有发现我含情脉脉正注视着你/只要你能认出我/即使一片树叶也不捡起/只要你知道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在等你……。”
再看主人公为了逃避毫无爱情的闪婚第一夜的所思所想所做:我盼望现在有人来把我抢走;我真想飞到天上去找七仙女帮助我;我真想现在就地震,把我压在屋底下;我希望闹洞房的人一夜不走,闹到天亮;闹房的人走后,我与亲戚无话找话题一直说下去;亲戚去后我如坐针毡快要窒息。虽然那个男子喝得烂醉睡眼迷离倒在床上,我仍卷曲在床边不敢喘一下气,心如热锅里的蚂蚁;我不停祈祷,盼天快点亮,太阳快起;太阳未起我先起,跑到院子里去扫地;终于熬到天亮飞快跑回学校里。
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时吟出大段大段的诗,即使在作为主体的叙事性文字中也是散韵并用。这无疑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和感染力,使之更加引人入胜。这是该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是全书的一大特点。
第四,风格优美婉约。
美学中就美的形态而言,可分为壮美(阳刚之美)和优美(阴柔之美)两种类型。优美是一种秀雅的美、轻柔的美、婉约的美、协调的美,其基本特征是和谐。诗词语句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山抹微云,天黏衰草”;“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者的个性、情趣和气质等方面修养的艺术表现。郭沫若先生把诗的感情抒发比作“波浪”,他认为“大风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前者即“壮美”,后者即“优美”。“小波小浪”者,“微澜”也。一平的诗文集取名《心底微澜》,其根由大概就在这里。
一平的诗文明显具有优美婉约的风格。诗如:“心中的玫瑰”,对心中玫瑰的歌颂,喻指对真善美的追求。有了这样的玫瑰,还会有苍凉、苦闷、伤心、失落和绝望吗?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你看,“心中的玫瑰/悄悄地开放/娇柔的花瓣恰似芊芊玉指/把受伤的心灵轻轻抚慰”,“即使跌落阴森的谷底/你的芳香依然沁入我的心扉/心中的玫瑰/倔强的怒放/震颤的花叶伸出温暖的小手/紧紧地拥抱我苍凉的胸膛”。诗要用形象思维,贵含蓄,不能太直太露。《心中的玫瑰》可做范例。另一首小诗《那就是我》也很典型。“……假如/我们的爱情/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我决不允许/任何一条小鱼轻轻地游过/如果有一条小鱼在快活地畅游/那就是我。假如/我们的爱情/是一片多情的土地/我决不允许这块土地上/长出任何花朵/如果有一朵小花正在深情地绽放/那就是我 ”。它将爱情的专一性、排他性,用形象的语言含蓄地暗示出来,很是耐人寻味,意趣无穷!《话说小白》是一篇优美的趣味散文。它用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对这个小精灵的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寓意清新,渗透着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
《母校,我多想……》也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诗中写道:“我爱山泉/我也爱小溪/在你饥渴时/我多想是清澈的山泉/缓缓地流向你/在你闷热难耐时/我多想是一股习习的凉风/轻轻地吹向你/让你感到山泉的甘甜/清纯无比/让你感到凉风徐徐/非常惬意……”寓情于景,美妙自然。《不要沮丧》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要暂时摆脱“混凝土和钢筋的丛林让人压抑惆怅”,必须走进乡间沐浴田园风光。“带你去看看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弯弯的小道茶树茂密/淙淙的溪流欢快地流淌/清新的空气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山花烂漫飘散着浓郁的芳香”。多么优美的诗句,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周末浅游》是一篇纪实散文。它记述了一个周末到白洋淀的一次短线游览。文中描写了白洋淀美丽的自然景色,叙述了淳朴好客的张子丹老人一家的热情接待。请看其中两个片段:“淀边上盛开着鲜艳的牵牛花,就像用紫罗兰的丝绒做的一样,一朵一朵好似一个个小巧的喇叭,在吹奏着悦耳动听的晨曲,花朵旁边一棵硕大的枣树,上面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即将成熟的大枣个个向我们点头问好。”淀中“碧绿的荷叶随风摇曳,清香四溢的荷花竞相开放。粉红色的花朵就像少女的红脸蛋,粉嘟嘟煞是可爱!”,“我们在荷塘里尽情地嬉戏,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白洋淀里荷花多/荷花荷叶舞婆娑/荷叶丛中露笑脸/本是倩影丛中躲/风吹荷塘花摇曳/窈窕淑女丛中过/错把倩影误荷花/荷花倩影淀中落。”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同一题材的作品还有《浓浓荷香醉心脾》、《回味无穷》等。
《梅兰竹菊》是对传统国画四君子美好品格的赞颂。梅的凌寒傲雪,兰的淡雅幽香,竹的虚心有节,菊的清新高洁,寓意深长,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也是作者对君子风范追求的象征。《我喜欢》表达了作者对现当代几位著名诗人诗风的喜爱和倾慕之情。其中包括“我喜欢余光中的隽永”,“我喜欢徐志摩的真情”,“我喜欢汪国真的率真”,“我喜欢林徽因”,“我喜欢席慕容”,“我喜欢浪漫,更喜欢真情,我喜欢心与心的交流,更喜欢走进真实的内心”。实际上作者喜欢的、倾慕的、追求的,也是自身明显具有的优美婉约的风格。
第五,语言形象生动。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是否形象、鲜明、生动是作品美与不美的重要标准,也是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准。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诗人、作家对语言之美都孜孜不倦地追求。诸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等等。尤其是诗,要求用形象说话,而不能概念化、口号化。《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人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典型例证。
一平的诗文也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做到形象、鲜明、生动。她特别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下面摘引若干较完整的段落展示一下。因其生动流畅不会觉得冗长。
散文《回味无穷》描写道:“那路边山壁上长满了绿油油的爬墙虎,长长的藤蔓郁郁葱葱,像厚厚的绿色被子悬挂在墙壁上,山脚边的雪松也是枝叶茂盛,一层一层就像一把张开的绿伞,调皮的藤蔓把雪松团团围住,紧紧地缠绕在粗壮的雪松身上,好似给雪松穿了一件漂亮的绿色拖地长裙,更显雪松的高大挺拔!”,“一棵棵修剪整齐的龙柏,就像一个个英俊威武的士兵,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手艺高超的绿化师把一颗颗英姿飒爽的绿树,修剪成一个个帅气阳光又很酷的小平头,旁边的玫瑰花鲜红欲滴,婀娜多姿,一丛丛鲜花迎风招展,竟相开放,红花绿树分外妖娆!一朵朵娇艳的玫瑰,恰似一个个热情奔放的姑娘依偎在绿树旁,让人感觉就是一对对相亲相爱的新人,手挽手亲密相拥,正在举行集体婚礼。”
再看散文《雪花》的描写:“……有的雪花还秀了个曼妙的舞姿,是贵妃醉酒?还是仙女下凡?有的来了个空中N度玄子后空翻,有的雪花一群一群地坐在树枝和树叶上,快活地压跷跷板,……还有几片调皮的小雪花,竟然扒在窗棂上偷偷地窥视我的秘密。……那满树的雪花,放眼望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梅。……洁白的雪花骑在我的头发上荡秋千,亦或落在我的睫毛上休息一会儿,……那一片一片纯洁的雪花呀,像细绒绒的鹅毛,又似芦花飞絮。”将各种动态和静态的雪花描写得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诗歌《失败的功劳》用一系列的排比和比喻,使人印象深刻。诗中写道:“如果成功是一次跳高/那每一次失败都是助跑、起跳、飞跃/如果成功是一座楼房/那每一次失败都是添砖、加瓦、挥刀/如果成功是一尊花瓶/那每一次失败都是拉坯、上釉、入窑/如果成功是一棵参天大树/那每一次失败都是浇水、施肥、除草/如果成功是通往对岸的那座高峰/那每一次失败都是打桩、浇筑、架桥。”
上面引述的几段话,其文字之优美可见一斑,说明一平诗文作品的语言是形象、鲜明、生动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她驾驭文字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以上是我作为第一读者读后的一些粗浅感想以及我所知道的一些相关情况,不避粗浅疏漏,拉杂地写在这里。一则是表示对诗文集《心底微澜》出版的祝贺;二则是作为一平所出题目的答卷,将就着算是本书的序吧。
2016年7月17日于天津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