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汪天行书画摄影作品选集》出版之际
◆ 陈 先 义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文艺部主任、全军文艺专家组成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汪天行书画摄影作品集》
(本书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原部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
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报业协会名誉会长邵华泽中将题写书名)
05年暮春时节,我应江西出版集团的朋友之约,从北京飞往景德镇采风,结识了时任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的汪天行先生。虽为初交,但一席畅谈之后,大有相间恨晚之感。甚或有几分惊愕:在我们的市长队伍里,竟有如此高素质的杰出人才。并非故作惊人之语,我说,中国的市长若有百分之一汪天行这样的高才,那么中国城市市长的队伍将是另一番气象,因为我认识这一级别的领导也不算少了。
浩浩市长队伍,能诗善画者虽有,怕是不多;有当了市长能诗善画又能下笔撰写文学大著者,怕更是了了无几;而能工于诗画又能下笔撰文且以一笔一流书法而名扬天下者,怕更是如凤毛麟角,而汪天行集多项高材于一身,且又把这多项高材巧妙地运用于他所负责的景德镇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这又该是一奇才,也真是一项高尚的官德。据说,汪天行就任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四年,引进外资是“九.五”同期的5.6倍。这其中,他的诗画书艺成了外商们对他刮目相看的奇门暗器。日本的商界巨头,美国的财团大佬,港台的投资大王,在惊叹这位中年市长的非凡才艺之后,把一项又一项的投资项目签在了景德镇。所以,汪天行在景德镇乃至整个江西知名度很高,人们称他为“江南才子”、“政坛艺术家”两项荣誉称号。
其实,一个“江南才子”,更多的内涵是社会对一位领导干部人品官德的认可,也表达了人民对这样的优秀干部的赞誉。据说,汪天行的画作以非凡的技艺在国内外美术界很受推崇,一时间,“中国有个工于山水画的市长”消息不胫而走。2001年11月18日的《光明日报》以《丹青奇才,一鸣惊人》为题,发表介绍汪天行作品的文章,之后又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报》、《嘹望周刊》、《香港文汇报》、台湾《太平洋日报》、凤凰卫视、亚洲电视及日本、泰国、韩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对其作品做了大量报道。特别是他的巨幅大作《井冈山黄洋界》入选《求是》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共产党人书画大赛》,并一举夺得最高奖之后,慕名向他索画购画的收藏家蜂拥而至。其中有位收藏家愿以350万元的高价购买他的一幅井冈山题材作品,面对巨款的“经济效益”,汪天行一笑拒之,并严肃而认真的在他的多幅作品下方题上“非卖品”三个字。人们有的觉得不可思议,但汪天行解释:“我是在追求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品,而不是制造商品。何况自己是一名领导干部,更应该追求一种境界和修养,我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创作,创作反过来推动工作。这就是作品价值的最大体现。”人到无欲品自高,当汪天行越是远离艺坛世俗之风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艺术越是由衷的敬重。凭着他的书艺画艺作为一种经贸外交的辅助手段,汪天行已经为景德镇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已经无从统计。可以看得见的是,景德镇耸起的一座又一座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无不融入了他人品官德产生的催化力和“凝合剂”。抡圆了膀子,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征服对手,造福人民,服务社会,汪天行以自己的高风亮节让人们为之叹服。
作为主管招商引资的常委副市长,投资谈判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每次谈判,汪天行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就象完成一幅绝妙的写意山水。他可以使出浑身解数,让对方心悦诚服,在赞叹他的高超技艺的同时,也发自内心的敬服他的一流人品。面对面严肃认真,讨价还价,是一种谈判方法。而举重若轻,于谈笑之间,完成一项招商大业,更是一种大将风范。汪天行两者并用,后者居多。他书法绘画无所不工,填词作赋无所不能。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招商引资会上,他现场展示了一幅融诗书画为一体的《咏昌南》作品,令在场的投资商们惊叹不已,赞不绝口。一位外商这样评价:“有这样高素质高品位且又如此开明的领导,投资景德镇,我们放心。”正是为了引资招商,他苦心学得了一身令行内人都叹服的魔术、气功和杂技,每每用在酒席场上,谈判间隙,总能极其巧妙地沟通彼此情感。谈笑之间,项目落定,唱营声中,胜券在握。什么叫领导艺术?什么叫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我和我许多真正了解汪天行的朋友都认为:汪天行之言行就是答案。
当然,我讲了这许多,并不是说汪天行作为一名官员,他的诗书画艺仅仅止于政务繁忙之余的一种消遣和娱乐,或者是政府官员的附庸风雅,那就大错特错了。不然的话,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斳尚谊先生见其作品,决不会为之惊喜,继而命笔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那样的话,这位大师级的先生岂不是看走了眼。我不妨引来大师的评语,供读者一阅。那是今年三月,斳尚谊先生偶读汪天行的新作《井冈飞瀑》,当时既赞不绝口,认为:汪天行的画作,在平淡率真中追求的是一种浑厚和苍劲,空蒙的山色中映衬的是连绵群峰,给人特殊的审美感受。“大师继而写道:”在近年来的国画创作中,汪天行应是出类拔萃的一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作品中画山石的浚法,以写实为主,极少有常人采用的程式化的方法,可以说是随景而变,随心所欲不逾矩。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的作品曾经与八大山人、傅抱石的作品同场展出,足见其功力非凡。“大师的评说,当属高屋建瓴之真知灼见。对自己的画作,汪天行先生有句自评:”画自心里流出,追求的是一种既开合大气,又平淡率真的意境。“一个”流“字,道出了天行先生对艺术的感情和理解。而“平淡率真”,也正是他苦心追求的一种高境界。一代大师石涛曾有句名言,叫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时下的画家们多外“摹”造化,中“造”心源。许许多多的画家已经开始抛弃写生取象,拿一个相机照一照,然后以写“心”、写“意”之名,而“心选”山水。这种山水画,大多不过是些重复的符号,即未感动自己,更难感动别人。最多不过是展示一下笔墨技巧而已。汪天行的一个“流”字,便与此等画风大大拉开了距离,他声言古人画竹要胸中有竹,我们今天画山画水也应该山水在胸。他的山水直取宋元之法,从变幻莫测、奇诡无穷的罗霄山脉的氤氲之气中陶冶,将山水之精魂摄于心中,然后以充沛之情感再跃然纸上。他极善摄影艺术,且拍出一批又一批极具风采的摄影佳作,但他坚决反对用摄影图片来代替对实地山水的观察,他认为那样不可得山水之神韵,只能摹山水之皮毛。他提倡要深入生活,到生活的实地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比如他24尺的《革命圣地》,便来源于他下基层时一次又一次对五百里井冈山深深体验。画作上,浩浩井冈山重峦叠嶂,壁立万仞,奇石嶙峋,烟笼雾起,万千气象尽收眼底,观之让人心旷神怡。挥笔泼墨间,非常复杂的自然景观得以生动逼真地展现。
作为生活在江西老区的画家,他的作品无处不浸润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无处不倾注着他对革命老区人民那种发自肺腑的情深之爱。正是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他的作品才具有那种浑厚苍劲的笔意,才以那种节奏起伏和视觉变化的频繁,向读者叙说着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波澜壮阔的故事,演绎着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有人说,观汪天行的画作,胜似读历史的大书,潜移默化中,你便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熏陶,不知不觉间,对画家用笔为你勾勒的一方圣土,你不能不给予深深的敬意。我以为,观汪天行先生的画作,应该有的是一种朝圣者的心态,这既包括对作者笔下这方土地的敬仰,也包括对汪天行先生绘画艺术的膜拜。他的《井冈山黄洋界》也好,《井冈暖翠》也好,还是他更早一些的《巫峡帆影》、《云卷千峰秀》也好,都寄予了他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都寄予了他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思考。正如中国优秀美术评论家、知名教授刘天呈先生评价的“汪天行先生的画作绝少书卷气,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同时,更多揉进了现实主义精神,让人一看就富有生机勃勃的内涵”。当然,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如果不是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如果不是在沟壑纵横的群山间草拟腹稿,他就不可能在创作中随峰赋形,更不可能随心所欲,一落笔,便气势如虹。数十年来,他借下基层蹲点的时间,结交无数当地朋友,与山水之情,与风物之谊,使他的画风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滴地升华。他从不依傍他人,他用自己的石头用自己的树木塑造属于自己的山水。他深知先辈们所言:山水画要想成大气,非数十年功夫不可。以至他久久地将自己的作品藏之“深闺”。但一朝面世,便令世人叹为观止。汪天行先生在不肆张扬中追寻着崇高,在沉醉创作中寻找着大美,在冷静观察中探讨着什么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将自己的丰富画作列为“非卖品”,一下子拉开了与世俗的距离。但这决不是孤芳自赏,在与世俗拉开距离的同时,他为自己留下了一片真正属于艺术的洁净天空,他在那里自由地翱翔着,自由地拍打着翅膀,创造着真正的艺术大作。
社会知晓汪天行,往往认为他是一位“市长画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当中国新时期文学大潮初起的时候,他的文学作品便引起了这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如今的一些记实文学大家还未曾涉猎记实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时,他便以发表160万字的作品名扬天下。他的长篇记实文学《倾斜的“的士”世界》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随后又有20多部中长篇文学作品问世。从那时开始,汪天行如果执着前行,我想中国文坛的作家队列里,肯定有位站在前排的大家,他就是汪天行。然而,这位大学学经济学的研究生,却最终走上了从政之道。在这条路上,他虽然几经坎坷,但丝毫不影响社会对他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要与他有过接触和一定了解的人,几乎都会公认他是一名才华横溢且政绩卓著的优秀领导。工作之余,他的艺术创作突飞猛进。有人惊疑,一位日理万机的市长,有何时间、有何闲情去舞文弄墨,在艺术的天地里陶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这位重任在肩的市长,每天工作无论多忙,夜深人静之时,他便铺纸提笔,如痴如醉地在艺术之海中遨游。三月我再去景德镇,我们攀谈很晚,已是午夜时分,握手言别时,我已困倦难当。而他照样回到斗室,一画就是三个小时,三点入睡,次日起床,又精神抖擞地与我们一起吃早餐。我看来不可思议,他却淡然一笑,他把绘画称做一种“气功”。绘画在别人看来是一种劳动,且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而他则看成是一种最好的休息。所以,每当我看他神采奕奕地与我们谈笑风生时,对这位中年市长不能不发自内心的产生由衷的敬佩。
汪天行是个谜,熟悉他的人这样认为,他的绘画被世人堪称一绝,他的书法也让人仰慕不已,他的书法作品有自己鲜明的风格,集行、草、隶、篆于一体,运笔遵劲有力,讲究章法布局,一幅作品写下来,那种整体的和谐之美,常让人击节三叹。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书画家杨力舟见其书画作品后欣然提笔写下八个大字:“天马行空,独创新格“。书法题款加他的绘画作品两则皆为上品,大有珠联璧合之妙。至于天行的诗,更令人称奇,特别是一枝烟工夫作一首藏头诗,更是斐声海内外。尤其是《咏昌南》、《千年瓷颂》之类的旧体诗,被众口传诵,广为流传。前者还被谱成歌曲,由著名歌唱家万山红演唱。赋诗著书之外,他还拉得一手极好的小提琴,当年曾在万人大会上担纲独奏。他的钢琴演奏水平,可相比于大学艺术系钢琴专业的学生。如此全才,实为难得,而汪天行看来,一切皆由读书得之。茶余饭后,他更多的时间是读书,经济学是他的本行,他是要深入研读的;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社会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就连周易、论语之类,他也无不涉猎。偶得闲暇,朋友们与他闲聊,常请他背一段三国、水浒之类的文学作品供大家消遣,其背诵之准确,常常令四座惊叹。特别是对《水浒传》他诵背如流,且由座上人任选某章某节,由他来背。其诵背之神态,加之对书中细节的辅助动作,时常令朋友们开怀畅笑,惊叹不已。而大笑之余,人们不能不对这位市长的儒将风范报以深深的敬意和折服。
时逢天行先生画作出版,又欣闻中共江西省委任人唯贤,将其调任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第一副厅长,当真是可喜可贺。笔墨所及,除谈画,还谈了我所知晓的平凡往事,不论是否合于序之要求,我只想写得更像天行先生。只是在下才疏学浅,这张写天行的人物素描不知像不像天行兄?不管像与不像,任由朋友们评说。好在每个熟悉天行先生的朋友,都有一张生动可人、神态难忘关于汪天行先生的人物画像,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里。画像虽各有侧面,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笑容可掬,为人谦和,是位市长,是位艺术家,更是位可交的朋友。
《汪天行书画摄影作品选集》一书于2008年在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