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初期,西婆罗洲(今属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发现金矿的消息吸引了成千上万华人渡海前去淘金。广东嘉应州石扇堡人罗芳伯与早期抵达坤甸的数万华人一起,开矿淘金、垦荒种植,谋求生存和发展。罗芳伯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领导能力,六年间率领六千余人的武装民兵东征西讨,平蛮荡寇,经历了许多战斗,终于在东万律建立起一个领土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有十余万人口的自治政权,名为“兰芳公司”。罗芳伯被推举为领袖,称号为“大哥”,对外则称“大总制”。兰芳公司在所辖地方设置政府,设关征税,开埠殖民,俨然一个独立王国。罗芳伯逝世后分别由江戊伯、阙四伯、宋插伯、刘台二、刘阿生等人继任,传十代越一百零八年,直至近代之1884年,东万律兰芳政权才被荷兰军队所灭。罗芳伯在位十九年,华侨尊称其为“坤甸王”。
《罗芳伯及东万律兰芳政权研究》系统介绍了自兰芳灭国至今百余年来,在欧洲学者施好古、高延、威茨、范锐斯和中国学者梁启超、林凤超、温雄飞、余澜馨、李长傅、谢贞盘、罗香林和袁冰凌等许多人的努力下,罗芳伯及兰芳公司的历史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和他们的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现存历史资料和各家观点的详细研究,又亲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西加里曼丹省,实地考察了六处兰芳公司遗迹和当地华裔的生存状况,纠正了以往学术界的一些错误说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此外作者还对兰芳公司后期的历史、罗芳伯出生地石扇堡的历史概况、他的故居遗迹和后裔都进行了研究和调查考察,对兰芳公司历代领导人及史书记载的戴燕国王吴元盛的故乡和遗裔也进行了调查。作者在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考察论证,为沉寂多年的西婆罗洲华人历史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本书作者的几个新观点:
1.许多学者认为,罗芳伯是因为参加天地会“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清廷追捕而走避南洋,在婆罗洲继续从事天地会的反清复明事业。作者以大量史料证明,罗芳伯与天地会并无关系,他去南洋是为了淘金致富,并无犯法逃匿隐情。罗芳伯并无反清复明的行为,兰芳政权对祖国的清朝政府持尊重和认同的态度。
2.有学者认为,兰芳政权的名称是“兰芳大总制”,罗芳伯的称号是“大唐总长”。也有人说罗芳伯建立的政权是“兰芳共和国”。作者的研究表明:兰芳政权的名称自始至终都叫“兰芳公司”,首领的称号是“大哥”,对外则称“大总制”。兰芳政权具有“民主和独立自治”的性质,具备了近代“共和国家”的基本要素。
3.关于兰芳政权的性质,一百多年来学者们争论不休。有人说它是“共和国”,有人说它是只是采金公司,也有人说它是脱胎于天地会的江湖山寨机关。作者通过研究后以事实证明:兰芳公司初期是一个经营矿山的商业机构,后来发展成有中央政府和下属九个地方政府、有征税和关栅、有司法总厅和裁判所、还拥有六千多人的武装民兵,多次派出外交使节与马来人及荷兰人的政权进行谈判,是一个具有管理社会职能的独立政权。其领土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二十万,存在时间长达108年。由于兰芳公司内部是采取选举领导人和乡村自治的管理模式,依此可以定性它是一个具备近代国家特征的“小共和国”。
除了上述几个观点,作者还对兰芳政权的领土面积、首领称号、地方政权、历任首领的故乡及遗裔等进行了详细考证。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增加许多过去从未涉猎的知识。
该书由本站策划于2014年09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欣祥,1948年生于广东梅县,与罗芳伯同乡。1961年在石扇梅北中学读初中时开始关注罗芳伯及兰芳公司的历史。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梅县高级中学就读高二。1968年回家乡石扇公社参加集体劳动,曾任附设初中民办教师、梅县巴庄水库电站职工和梅县水利电力局助理技术员。1977年恢复高考入读梅县地区师范大专班,1980年毕业于广东嘉应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毕业后在梅州师范学校任教师。改革开放后转行从事电子工业技术工作,先后在外资企业担任工程师、副厂长、总经理等职,曾多次获省、市和国家科技部科研成果奖励。1994年自主创业任董事长,曾在梅州、湖南、江西、深圳等地办厂营商,三十年间游历亚非欧美二十七国。业余喜爱文学,著有《梅北演义》、《岁月如歌》、《正义迟来》、《万里行踪》和《风雨百年路》等作品。退休后从事乡土历史和华侨历史研究。 |